世华财讯据海关统计,2008年上半年广东口岸出口茶叶8,684吨,价值2,639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9%和31.8%。
海关总署7月23日消息,据海关统计,2008年上半年,广东口岸出口茶叶8,684吨,价值2,639万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同)分别下降9%和31.8%,出口平均价格3美元/公斤,同比下降25.1%。其出口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私营企业为出口主体。2008年上半年,广东口岸私营企业出口茶叶6,471吨,下降7.8%,占同期广东口岸茶叶出口总量的74.5%;国有企业出口茶叶2,180吨,增长2.8%,占25.1%。
二、主要出口市场为香港、俄罗斯联邦和日本。2008年上半年,广东口岸对香港出口茶叶2,724吨,下降45%。对俄罗斯联邦和日本出口分别为1,403吨和871吨,分别增长28.5%和49%。对上述3个国家(地区)合计出口4,998吨,占同期出口总量的57.6%。
三、主要出口品种为绿茶、红茶和普洱茶。2008年上半年,广东口岸出口绿茶3,215吨,增长30.8%;红茶及其他半发酵茶2,300吨,增长4.7%;普洱茶1,485吨,下降54.7%。上述3个品种合计出口7,000吨,占同期出口总量的80.6%。
2008年以来,广东口岸茶叶出口乏力的主要原因是:
一、绿色壁垒持续影响。近年来,欧盟和日本相继不断提高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准入标准。欧盟从2005年8月1日起,对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调整为0.01mg/kg;2007年2月26日颁布2007/12/EC指令;2007年4月19日,对2007/12/EC指令进行了大量更改,标准进一步提高。同样,日本从2006年5月29日起正式施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也大大提高了茶叶的市场准入门槛。
二、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国内随着茶叶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和2006年1月1日起对茶叶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取消,更多企业参与茶叶出口,导致企业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同时,中国茶叶不仅面临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知名国际品牌的竞争压力,也面临着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等国凭借价格优势对中国茶叶形成的较大冲击。
三、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中国茶叶生产、加工、出口企业大多数属于小型企业,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缺乏针对不同市场需求组织开发适销产品的能力,从而影响了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快质量和安全卫生体系建设,严格控制农药残留;二是鼓励和推动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品牌,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的出口;三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付影 编辑)